樓主
特約記者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7-8-3 08:11 |
---|
簽到天數: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本帖最后由 捕風捉影 于 2018-5-4 14:31 編輯
日前,記者從湖北省隨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新生兒科主任劉軍民榮獲湖北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他用實際行動和突出業(yè)績,唱響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強音,。
劉軍民是湖北省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湖北省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理事,,隨州市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隨州市醫(yī)學會圍產分會秘書,市兒科學會,、市預防保健學會委員,。 在25年的醫(yī)療工作中,劉軍民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為了一切病人”服務思想,時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團結同事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在隨州地區(qū)率先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大大提升了我市兒科的診療水平,,許多疑難患者得到合理治療,。2003年擔任兒科主任以來,嚴格抓科室管理,,積極引進醫(yī)療新技術,,抓科室人員素質建設,。保健院兒科已成為隨州地區(qū)一個響亮的品牌,。 劉軍民所帶領的團隊2004年被授予“隨州市青年文明號”稱號,2005年被授予“湖北省青年文明號”,,新生兒科被評為“隨州市首批臨床重點??啤薄?013年被授予“湖北省群眾滿意窗口單位”,,在兒科,、新生兒科醫(yī)療領域創(chuàng)造多個隨州領先,省內先進,,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醫(yī)者仁心無怨無悔 1992年進入隨州市婦幼保健院工作以來,一直保持著高度敬業(yè)的精神,、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多年來養(yǎng)成的良好的作息習慣和生活規(guī)律始終堅持如一,。遇有危重病人堅持守候患者床前,,加班加點搶救病人已經習以為常。他的手機一年365天從不關機,,作為一位戰(zhàn)斗在臨床一線的醫(yī)生,,他更像一名戰(zhàn)士。病情就是命令,,無論多么疲憊,,一旦遇到搶救病人立即就又來了精神。多少次飯剛扒下一口又放下,,出差到半路又折返,,半夜被電話鈴聲驚醒奔赴全市各醫(yī)療機構參與指導病人搶救工作。從不向患者家屬或院方索取報酬,,病人轉危為安是對他最大的報答,。
1994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他接到一個出診電話,,一位70歲的老者剛剛去世,,在入殮前家屬似乎聽到軀體異響,,家屬不能確定老者是否死亡,劉主任當即趕到,。確定老者已經死亡,,但是作為一位醫(yī)務人員的本能,他和同道一起仍堅持心肺復蘇近一個小時,,家屬十分感動,,悲傷的心得到一絲慰藉。他知道,,作為一名醫(yī)生“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為搶救病人,,他曾連續(xù)守護患者兩日兩夜,仔細觀察患兒細小的病情變化,,直至患者脫離危險,,才離開病房。因為他知道,,兒科患者病情變化的及時處理,,對患兒的轉歸十分重要。因為工作關系,,他連續(xù)長時間守在科室,。數年來,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jié)假日,。 潛心鉆研業(yè)務精湛 在工作中,,劉軍民積極研究新業(yè)務、新技術,,不斷的將本專業(yè)的新技術,、新理論應用于臨床實踐,使許多頻臨死亡的病人轉危為安,。2000年,,他被選派到武漢市兒童醫(yī)院進修學習。經過近一年潛心苦學,,掌握了前沿的兒科診療技術,。2001年進修回院后,劉軍民意識到亞裔人群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占有很大比例,,很多久治不愈的腹瀉可能與此有關,,他嘗試多例去乳糖飲食治療均取得很大成功,為推廣這一技術,,他經常奔波于武漢隨州之間,,利用每次出差機會,,自己到各大商場購買去乳糖奶粉喂食患兒,重要的是帶回來了腹瀉病因的新理念,,找到了病因,,用簡單的治療解決了大問題。 2012年,,劉軍民主任看著一個個呼吸衰竭的孩子因為本市沒有兒童機械輔助通氣技術而轉診武漢治療,,給家庭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憂心忡忡,,暗下決心開展這一技術,,到上級醫(yī)院進修周期太長。于是,,他決定親自參加南京兒童醫(yī)院為期一周的兒童機械通氣理論學習班,,通過一周學習,,利用自己對醫(yī)學知識的悟性,,回院后順利開展了兒童機械通氣技術,雖然沒有到臨床進修呼吸機使用,,但是這位被同事稱為“膽大心細”主任,,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全科醫(yī)護人員共同努力,,使機械通氣治療各種呼吸衰竭病人成功率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從醫(yī)20余年,其它很多諸如:“還原型谷胱苷肽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疾病”,、“早產兒系統(tǒng)管理”、“新生兒腸外營養(yǎng)”,、“新生兒PS替代治療”等一系列臨床成熟的新技術,、新項目都是他在隨州率先開展。每開展一項新技術,,他總是親自把關,,反復論證,絕不允許偽科學,、實驗中技術在臨床使用,。新技術的大力開展,極大提升了隨州兒科醫(yī)療水平,,更多的造福隨州患兒,。
科學管理 帶教有方 2003年擔任兒科主任以來,嚴格抓科室管理,,根據科室實際,,建立健全科內相關管理制度,,堅決以制度管人,對違反院,、科制度的工作人員不留情面,,獎懲分明,同時以身作則,。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中積極為同事排憂解難,力所能及的解決同事的后顧之憂,,從而讓他(她)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新生兒科是一個技術含量高,風險程度高的科室,,工作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更新快,,為了保證醫(yī)療安全,劉主任狠抓人員培訓,,對于新上崗人員更是事無巨細,,不厭其煩地親自培訓包括配奶、換尿布,、喂奶等常見生活護理,。常言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為了提升整個護理質量,,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查房,,親自講解護理相關醫(yī)學知識。同時利用自己所學,,積極引進成熟的醫(yī)療新技術并用之于臨床,,每開展一項新技術都親自把關,利用專題講座,、帶教查房,、實際操作毫無保留地向科室及外院醫(yī)護人員傳授。力求提升整個隨州市兒科醫(yī)護人員業(yè)務技能,,為本市兒童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劉軍民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有的只是對職業(yè)的熱愛和自豪,,有的只是刻苦鉆研,盡職盡責,,敢于擔當,,一心一意為患者服務的火熱的心。當他為一個個患兒解除病痛,,當一個個瀕臨死亡的病人經他治療重新泛起鮮活的面容,。他就覺得一切勞累,、一切挫折都值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為家鄉(xiāng)兒童提供更加科學,、更加方便,,更加溫馨的醫(yī)療服務,不愧自己責任和良心,。(桂華生 江廣春)
|
|